028-85787922

娄山关战斗遗址

来源:成都千佰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    时间:2019-03-08

娄山关,又名太平关,海拔1400余米,雄踞黔北咽喉要道,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。
1935年2月,遵义会议结束后不久,蒋介石调集40多万兵力,从四面八方扑向黔北。为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,红军二渡赤水、回师贵州。

狭路相逢勇者胜。2月25日凌晨,娄山关西风猛烈,一场大战即将来临。当时由军团长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十三团,正在向关口逼近,上午9时在关北红花园与国民党黔军第六团遭遇,一场殊死战斗随即打响。

青山巍巍、绿树苍苍。当年娄山关的一草一木,见证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。按照中央军委的部署,红军一、三军团果断采取正面仰攻、两翼迂回的战术,与敌人展开拉锯战。这一仗打了两天多,红军伤亡100余人,黔军被歼600多人。眼看增援无望,敌人不得不留下漫山遍野的尸体和枪枝弹药,匆匆抄小路逃逸。
娄山关一战,拉开了长征以来******重大胜利遵义大捷的序幕。对此,毛泽东写下著名的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,生动记录了红军指战员英勇鏖战的情景。


深入娄山关战斗遗址,上山的路开始变得有些凶险,有些小道甚至需要用手抓着栏杆才能登上。这让同行的大学生忍不住感叹:“真是难以想象,当年红军是凭借什么,用劣势的装备抢占下如此险峻的关口。简直是奇迹!”

登至山顶,年轻的讲解员穆兰告诉我们,脚下就是当年小尖山战斗的遗址。正是在这里,盘踞关南的敌军排成密集队形向关口发起冲锋,红军战士居高临下击溃敌人多次反扑,战斗打得异常激烈。为了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那段历史,小尖山顶仍保存着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壕坑。这个长宽不过两米、深不足一米的战壕,如今已经长满杂草、物是人非,但是,那累累弹痕似乎仍在诉说着当年战斗之惨烈。


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从头越,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。”正午时分,迎着山风,还是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。如今,毛泽东同志手书的词句被镌刻在山壁间一面碑石上,金光夺目,气势磅礴。

站在关上往下看去,树木掩映间,一座座别致的旅馆鳞次栉比,农家乐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,每天,这里的老百姓迎来八方游客。举目远望,川黔公路四通八达,关内外的遵义市汇川区和桐梓县高楼林立,经过77年风云变幻的革命老区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
座机:028-85787922 邮箱 : 471238529@qq.com/1606968127@qq.com 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蜀ICP备15006545号 成都网站设计 网站建设创新互联

联系电话:13551866865(舒老师) 13881732142 (张老师)成都市日月大道一段978号青羊万达广场3栋 1724-1725 版权:成都千佰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